您的当前位置:动态资讯 > 老字号故事 >

​走近老字号①张顺兴号:吃到嘴里甜又香 要买糕点找姓张

创始人时间:2021-12-11 20:46:25点击:0

1.jpg

张顺兴号,由合肥人张文绍于1882年创办,最初是一家小黄烟店。逐渐发展后,开始生产和经营糕饼、点心、炒货等。1906年张文绍的叔父张子开,以低息筹资,开辟财路,正式建起了前店后坊式经营的“张顺兴号”。


1912年,“张顺兴号”迁到前大街即今天的长江中路,逐渐发展成了合肥糕点行业的名店。1956年公私合营,“张顺兴号”更名为“合肥市糕点公司长江路第一门市部”。1962年,随着国力的恢复、经济的发展,“张顺兴号”的招牌重新挂了起来,生产和经营也进入了恢复时期。但“文革”期间,“张顺兴号”的招牌作为“封资修”典型,被砸烂,店名也改为“立新门市部”,作坊迁往长丰县,一直到1979年1月才重新在合肥原址挂牌复业。
1982年,长江中路拓宽,三孝口改造工程启动,新建筑一律后退让道数米,但省市领导特允“张顺兴号”在原址改建成新式二层仿古楼房,还向人行道多伸了几米,成了长江路上一道独特风景。“张顺兴号”老店翻新扩建后拥有营业面积1000多平方米,同时更新并增添设备,百年老店焕发了勃勃生机。
80年代,著名书法家王家琰题写“张顺兴号”牌匾,并由合肥油漆工艺厂选用最好的椴木刻字,配以顶级国漆制作牌匾。时至上世纪80年代末,该店已拥有职工100多人,生产品种230余个,经营品种2000余种,年销售额已突破400万元大关,并在巢湖路兴建了800平方米的生产厂房。1982年,“张顺兴号”作为安徽省名牌糕点优秀包装赴京展出,受到了高度赞赏。
“张顺兴号”在风雨中走过百年,其最具代表性四大名点———麻饼、烘糕、寸金、白切,均经独特工艺加工而成,被合肥人称为“四大名旦”,其酥、香、脆、甜,纯美无比,老合肥人可能没有谁没吃过。鼎盛时期,合肥人以及来肥出差者排队购四大名点,曾经成为长江中路的一道独特风景。当时庐州城里流传着这样的歌谣:“顺兴麻饼一肚糖,块块工整两面黄,吃到嘴里甜又香,要买糕点找姓张”。
2018年3月,合肥企业家胡明朗接手“张顺兴号”,并不断着力弘扬四大名点。他于2021年11月5日,将“张顺兴号”四大名点首次带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安徽交易团人文展参展。
上个世纪90年代,“张顺兴号”被国内贸易部评为“中华老字号”。2011年3月,“张顺兴号”再次被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2.jpg

上等食料,传统手工制作

3.jpg

传承老字号,有担当有作为有成效

4.jpg

有了金刚钻,敢揽瓷器活

5.jpg

烘烤,要把那炉火烧得通红

6.jpg

麻饼,工整甜香

7.jpg

烘糕,酥脆清香

8.jpg

寸金,酥软味醇

9.jpg

白切,透明甜脆

11.jpg

还是原来的味道,或许更好

12.jpg

当年的糕点模具,彰显的不只是手工技艺

13.jpg

抗美援朝烈士王海山,当年从”张顺兴号“走出

14.jpg

发挥老员工余热,传承老字号文化

15.jpg

学优秀的他人,做更好的自己

16.jpg

汉宫秋月,梦想与成就

17.jpg

2021年11月上海,“张顺兴号”将四大名点首次带入中国进博会

18.jpg

载入了史册,不只是《安徽省志》《合肥市志》